廣東新增125個本科專業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受熱捧
欄目:家電新聞-市場動態 時間:2021-03-15 來源:中國家電網 作者:余元漢
-
【劃重點】: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對各地各高校申請備案的專業予以備案,并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進行更新。今年廣東高校專業調整的情況如何?哪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市場動態,作者:余元漢】近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對各地各高校申請備案的專業予以備案,并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進行更新。今年廣東高校專業調整的情況如何?哪所學校新增專業最多?哪些專業成為熱門?專業調整總體呈現什么趨勢?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為此做了梳理、采訪。
全國新增工科專業最多廣東新增125個專業
全國高校此次共新增備案和審批本科專業2223個,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93個,撤銷本科專業518個。新增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十余個門類,工學類新增專業最多,共有九百余個。古文字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量子信息科學、智慧交通、創業管理、社會政策等共37個新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
其中,北京大學新增意大利語、醫學影像技術兩個專業,清華大學新增統計學、理論與應用力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人工智能、智能工程與創意設計五個專業,中國人民大學新增國際新聞與傳播等兩個專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增工程物理、量子信息科學等五個專業。此外,中國人民大學編輯出版學、中央財經大學物流管理、南開大學臨床醫學等專業被撤銷。
2020年度廣東省共有新增備案和審批專業125個,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3個,撤銷本科專業6個。新增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等9個學位授予門類,其中共有50個工學類專業,占總數的40%。
深圳技術大學共新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智能醫學工程、藝術與科技等8個專業,連續兩年成為新增專業最多的廣東高校;暨南大學、肇慶學院、廣東科技學院均新增6個專業。
有不少廣東高校還新增了一些特色專業,如廣東藥科大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廣東財經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廣州美術學院文物保護與修復、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中草藥栽培與鑒定等。
此次,廣東省共有四個新增審批專業,其中包括暨南大學預防醫學專業、汕頭大學眼視光醫學專業、廣東藥科大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以及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水生動物醫學專業。同時撤銷了星海音樂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廣東財經大學治安學、廣州新華學院應用統計學等專業。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持續成為“大熱門”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新增專業里,人工智能、大數據保持了近兩年的“大熱”趨勢——全國共有130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專業,數量最多;84所高校新增智能制造工程;62所高校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59所高校新增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此外,還新增了機器人工程、智能建造、智能醫學工程等專業。智能交互設計、智能工程與創意設計、智能采礦工程、智能影像工程等新專業,列入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
廣東高校中,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嶺南師范學院、廣東白云學院、廣東東軟學院5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專業;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培正學院、廣州南方學院、廣東科技學院4所高校新增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南方科技大學、深圳技術大學4所高校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近年來,人工智能專業成為“新貴”。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加快培養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列為重點任務,把發展人工智能提升為國家戰略。2018年,教育部研究設立人工智能專業,進一步完善中國高校人工智能學科體系。2019年,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能”新專業建設資格。2020年,教育部提出,推動“雙一流”建設高校著力構建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大力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人工智能領軍人才。
據統計,目前全球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在百萬以上,但現有的人才不足需求的1/3,且該領域每年畢業的學生僅約2萬人,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國內科技企業的人工智能相關崗位需求每年都十分火爆,騰訊、商湯科技、華為、阿里巴巴、科大訊飛等企業均有大量需求。
“為應對目前人工智能的新挑戰以及國家、廣東省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我們籌建了人工智能專業。”華南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專業負責人徐向民表示,該校在電子信息領域實力較強,又地處經濟發達的粵港澳大灣區中心,有區域和行業優勢。新專業將通過與國際接軌、產教研結合、多學科交叉融合、校企合作等創新辦學模式,提升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培養水平,填補大灣區人工智能人才缺口。
據介紹,該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人工智能領域(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知識計算、深度推理、群智計算、混合智能、無人系統、虛擬現實、自然語言理解、智能芯片等)的理論研究、算法設計、應用開發、售前咨詢、銷售、售后服務和項目管理等工作,還可根據“人工智能+X”的復合專業培養方式從事智能制造、智能城市、智能金融、智能教育、智能司法等領域的工作,并可繼續深造攻讀智能科學及相關專業的碩、博士學位。
大數據專業的畢業生同樣“吃香”,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其中,計算機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屬于此類)、電子信息類(人工智能專業屬于此類)、自動化類等本科專業畢業生分別為6858元、6145元、5899元,領跑薪酬榜。
專家觀點
高校不宜盲追熱點
今年全國高校專業調整總體呈現怎樣的趨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稱,一些地方的應用型院校改變專業仍較頻繁,相對來說,一些高端的學術型大學新增的專業數量較少,專業設置較穩定。此外,東部地區的高校專業變化較多、較快,中西部的變化相對較少、較慢。“當一個地方的社會發展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新需求時,就可能產生專業的調整變化。廣東就是專業調整較多、較快的省份,深圳技術大學就是一個例子。”
大學專業設置與市場發展密切結合,但專業調整速度是否要“趕上”市場變化呢?對此,知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指出,近年來大學調整專業的勢頭有所減緩,在經過整合優勢學科專業后,高校的專業建設要逐漸趨于穩定。尤其是學術型研究型大學不宜頻繁調整專業,也不能辦成職業培訓所。和地方經濟發展、社會人才需求緊密掛鉤,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專業的應該是職業院校。“因此,高校不能因為出現一個社會熱點就盲目追逐熱門,調整專業要由本校的教授委員會根據本校的辦學定位、辦學條件,結合社會需求、學生就業等進行謹慎論證,出發點是要辦出特色和高質量。”
免責聲明: 家電資訊網站對《廣東新增125個本科專業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受熱捧》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系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
- 推薦新聞
- ·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公布2批次小家電產品監督抽查結果,合格率為50%
- · 河北金融機構力推以舊換新,多措并舉激發消費新活力
- · 泉州市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門檻降低,新增智能家居品類
- · 關于參與菏澤市2024年家裝廚衛“煥新”和智能家居消費政策企業名單的公示
- · 陜西全面提升以舊換新補貼標準力度
- · 福建以舊換新部分政策調整
- · 廈門“以舊換新”門店再擴容
- · 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云南省消費超130億元
- · 江蘇鹽城發布2024年度市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儲水式電熱水器等產品情況
- · 四川家電以舊換新補貼申請突破300萬件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易開得普惠換芯持續迭代,全廚凈水換芯補貼價199元!
想要更高階的視覺體驗,不僅要畫質參數高,還要控光技術的加持!
- 熱點新聞
- · 沈陽國美電器買空調一年不送貨 國美電器:收款的售貨員離職了
- · 年度影視榜單出爐!2020聚好看生態屏白皮書發布家庭娛樂大數據
- ·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通報12家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整改優化情況
- · 強勢登陸央視廣告 長興電器進入品牌快速增長期
- · 扔了可惜,賣不值錢 舊家電去處 成玉林市民難題
- · “芯”事重重 寧波不少家電企業被迫減產
- · 4批次按摩器具產品抽查不合格!有你用的嗎?
- · 廣東:54家企業73款家電產品被查不合格
- · 最高補貼15%!今起石家莊市民買家電可享受惠民補貼
- · 全屋智能 綠米聯創打造云南智慧生活新地標
- 最近更新
- ·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 ·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 · 深耕全屋用飲水 濱特爾上行成勢開新局
- · 提升智能家居用戶體驗,構建人-系統交互工效學標準體系
- · 王飛躍:人工智能賦能家電產業,將成為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的新爆發點
- · 筑牢技術底座,美芝&威靈在2024年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展示創新成果
- · 2024年中國家電技術大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 · CHEATC2024|洗衣機分會:低碳、健康、新型技術助力品質洗護生活
- · 大鯨喜來了!美菱大鯨喜冰箱560新品震撼上市
- · 日報:“中國品牌電視席卷日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