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之爭未完待續,中國的下一個戰場在哪?
欄目:家電新聞-新聞評論 時間:2021-04-21 來源:中國家電網 作者:編輯
-
【劃重點】: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ldquo;這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精密化工產業,對員工和生產線工人的素質要求很高,所以這個產業只有我們日本做得了,中國人做不了,因為中國人不守紀律,連過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新聞評論,作者:編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這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精密化工產業,對員工和生產線工人的素質要求很高,所以這個產業只有我們日本做得了,中國人做不了,因為中國人不守紀律,連過馬路都要闖紅燈。”
十年前,坐在一旁聽這段話的,正是京東方的創始人王東升。
1
拿下LCD主導權
上世紀90年代日本實現TFT-LCD產業化以來,全球液晶面板的主導權幾度易主,而今又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2019年,主流尺寸的LCD面板價格不斷下滑,一度跌破韓國廠商的現金成本,面對如此境況,三星、LG等公司先后宣布關停LCD產線。
有人退,就有人進。
中國“面板雙雄”進行逆周期投資,2020年,京東方宣布收購中電熊貓南京8.5代和成都8.6代液晶產線,TCL華星宣布收購蘇州三星的產線。根據機構測算,2021年韓國產能將占全球中大尺寸LCD市場的14%,京東方及TCL科技合計將占46%。
至此,兩家中國公司基本占領了全球LCD產業的半壁江山。
4月9日,TCL的一紙公告宣布全球LCD產業之爭進入“大結局”。
根據規劃,TCL將投資350億元建設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直接針對附加值較高的IT顯示屏領域。繼大尺寸后,中國企業也將對中尺寸LCD產能發起最后的總攻。
回顧二十年的追趕,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反擊由京東方率先打響,其在2003年投建了中國大陸首條依靠自主技術建設的顯示生產線——北京第五代TFT-LCD生產線,結束了中國大陸“無自主液晶屏”的時代。
金融危機后,韓國和中國臺灣企業相互“勾結”,在短時間內推動面板價格快速上升,大陸不得不直面“缺芯少屏”之痛。那以后,中國政府和企業界力爭加快面板產業的國產替代。
2009年,京東方投建了北京第8.5代TFT-LCD生產線,中國大陸“無大尺寸液晶顯示屏”時代就此終結。也就在這一年,李東生帶著TCL加入了這場廝殺。
風物長宜放眼量,守得云開見月明。
今年一季度,京東方預計凈利潤約50.0億元—52.0億元,同比增長782.0%—818.0%;TCL預計一季度凈利潤30.5億-34.2億,同比增長10.3倍-11.6倍,歷史罕見的漲價周期給了這兩家中國企業豐厚的回報。
今后,可以坐享其成了嗎?
面板之戰,沒有中場休息。
于中國而言,在中游環節的強勢崛起難掩在產業鏈中話語權缺失的隱患,而“泛摩爾定律”的高壓撕扯和新一代顯示技術的快速革新也決定了面板制造企業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
2
“卡脖子”隱憂
“中國企業家要有全產業鏈思維”,李東生一語道破中國面板產業的弱點所在。
解構產業鏈可知,面板上游主要包括背光模組、彩色濾光片、玻璃基板、驅動IC、偏光片、液晶材料等,成本占比依次為29.1%、17.9%、15.2%、10.4%、9.9%、3.5%。
這些細分領域基本都被海外企業把持,中國企業在上游的地位非常低。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
具體來看,全球液晶材料中高端市場始終處于壟斷,參與者基本只有德國默克(Merck)、日本智索(Chisso)、大日本油墨化學公司(DIC)和日本ADK四家。其中,默克、智索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50%和40%。
驅動IC顯示專用芯片的國產化率不到5%,中國大陸面板企業每年進口的高端顯示芯片金額超過300億元,其中絕大部分來自美國、韓國及中國臺灣。相較于驅動芯片,偏光片的國內供給率相對較高一些,但也不過20%左右。
勞動密集屬性較強的背光模組是中國在上游環節份額最高的一個領域,但進一步深究,背光模組的主要成本項是光學膜,而生產光學膜的光學基膜基本被三菱樹脂、東麗、帝人、杜邦等公司壟斷,約八成的市場份額被這些巨頭拿走。
設備掌控權同樣不在中國手中。
真空蒸鍍機是生產OLED產品的核心設備,其地位等同于芯片領域的光刻機,全球范圍內能生產該設備的僅有Tokki一家企業。十幾年前,這家公司曾一度遭遇生存危機,最終三星“慷慨解囊”,前提是Tokki生產的先進設備優先賣給三星。就像當時阿斯麥遭遇危機,臺積電等企業砸錢投資,然后獲得EUV光刻機優先供應權是一樣的道理。
中國面板和芯片的遭遇如出一轍,由于產量有限,Tokki生產的真空蒸鍍機基本被三星包攬,京東方和TCL直到2017年才拿到采購指標,再一次輸在了起跑線上。
當年京東方為了引進外方技術遭遇百般刁難甚至羞辱,王東升一度氣得把酒杯捏碎,最終悟出一個道理:“你沒有核心技術,你永遠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這份心酸和無奈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感受的到。
要想實現由大到強,中國面板產業任重而道遠。
3
警惕被再次迭代
就在國內企業在LCD領域高奏凱歌之時,韓國企業已經轉移了陣地。
我們需要清醒的認識到,三星、LG退出LCD產能一方面是迫于經營壓力,更重要的考慮則是進行戰略性轉移。隨著蘋果轉向OLED,作為主要供應商的三星和LG也同步將資金和精力傾注到這一領域。
視野角度寬、對比度高、顯示色彩豐富、響應速度快、功耗低,OLED集眾多優勢于一身。隨著良率提升和成本下降,OLED正不斷侵蝕LCD的領地,演變趨勢是從中小尺寸到大尺寸,從智能手機到平板、PC到頭戴式設備、TV。
來自TrendForce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LTPS LCD手機的占有率達到40%,AMOLED手機占有率為31%;而到2020年,AMOLED手機占有率分別增加到33%,LTPS LCD手機則下降到37%,預計2021年將繼續下降到33%。
不管從技術水平還是市場份額來看,三星等韓企依然站在OLED領域的頂峰俯瞰世界。
UBI Research統計了2020年全球OLED面板的出貨量,其中,三星顯示(68%)、LGD(21%)、京東方(5.7%)位列前三,合計占據了95%的市場份額。
在制造技術上,三星OLED產線的良率目前已經達到90%以上,而代表國內最先進技術的京東方生產良率只有70%—80%,同樣差距明顯。
面板是一個高投入產業,從更長遠的角度出發,中國企業拿下LCD的主導權之后應適可而止的投入,頭部企業應控制市場圍繞在供需平衡的格局下,避免出現因國內惡性競爭而導致大面積產能過剩的現象,進一步形成巨大的沉沒成本。
從CRT到LCD,再到OLED,顯示面板技術的迭代更新不以任何一家企業的意志為轉移,身處其中,不進則退。
科技革命就是一場看不到盡頭的長跑,誰要是敢在中途休息,不經意間就被套了圈,后程的追趕將會異常吃力。
低處的果實固然容易吃到,但如果執著于此,勢必再次被技術革命的車輪碾壓而過。
過去二十年,中國作為追趕者已經吃盡了苦頭,背后的辛酸鮮有人知,但砸進去的真金白銀卻白紙黑字地記錄在賬面上。
2013-2015年,京東方的年均資本開支維持在200億元左右,2016年提升到300億元,隨后進一步抬高到500億元的量級。
巨大的投入吞沒了大部分收益,公司甚至還曾陷入虧損的境地,其在二級市場上的定增也曾被指責為“圈錢”,但誰解其中之味呢?
在一定程度上,能用錢買到的都是“便宜”的,有些技術,一旦落后,拿錢都買不到。
例如,三星率先掌握了目前OLED屏幕像素排列方式中顯示效果最佳的“鉆石排列”工藝,并申請了獨家專利,后發企業只能繞道而行,京東方的“周冬雨排列”在顯示細膩度上就有一定的差距。
當然,我們也應看到積極的一面,在OLED領域,中國雖仍處在相對落后的地位,但和世界頂尖水平的技術剪刀差正在大大收窄。京東方能夠切入蘋果產業鏈就是實力的佐證,只不過需要繼續保持進擊之心。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國面板,是中國沖破封鎖、尋求產業升級的一個縮影。
通過控制關鍵設備和關鍵材料的技術輸出來維持領先優勢,已經成了發達國家慣用的伎倆,而這也成了后發工業化國家的夢魘和陷阱,大多數國家只能被永遠的釘在產業價值鏈的地板上,以此來承接勞資尖銳矛盾爆發的惡果。
征途漫漫,中國,唯有勝利。
免責聲明: 家電資訊網站對《面板之爭未完待續,中國的下一個戰場在哪?》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系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
- 推薦新聞
- · 中經評論:中國家電憑什么全球“圈粉”
- · 逾半數組屋家庭已領氣候優惠券 電風扇洗衣機冰箱最受歡迎
- · 海外網評:跨境電商火遍全球,有活力更有“內涵”
- · 海外網評:中國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
- · 蘋果為什么瞄準家用機器人?
- · 以跨境電商激活外貿新動能(人民時評)
- · 人民日報關注:怎樣打通二手閑置物品回收堵點?
- · 董明珠宣布多發兩個億年終獎:要讓員工有尊嚴地工作
- · 僅退款凸顯消費者優先 倒逼商家朝100分努力
- · 站上“巨人”肩膀,拼多多能否改變座次?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易開得普惠換芯持續迭代,全廚凈水換芯補貼價199元!
想要更高階的視覺體驗,不僅要畫質參數高,還要控光技術的加持!
- 熱點新聞
- · 美國“芯片圍剿”中國?一招“錯棋”
- · 美國“芯片法案”擾亂全球供應鏈
- · 樂視“老人歸來”再建生態,電視手機油煙機都賣,誰買單?
- · 三次大危機,亞馬遜如何實現逆勢增長?
- · 雷鳥是TCL真正打開互聯網的第一張門票?
- · 黃光裕跨越千里登門!3天拜會兩大家電企業,意欲何為?
- · 格力電器再三股票回購目的是什么?
- · TCL李東生的資本閃電戰和勝敗局
- · 石頭科技漲幅超4倍躋身"千元股"行列 高市場預期背后存隱憂
- · 左手造車,右手賣車,華為在下一盤什么棋
- 最近更新
- ·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 ·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 · 深耕全屋用飲水 濱特爾上行成勢開新局
- · 提升智能家居用戶體驗,構建人-系統交互工效學標準體系
- · 王飛躍:人工智能賦能家電產業,將成為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的新爆發點
- · 筑牢技術底座,美芝&威靈在2024年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展示創新成果
- · 2024年中國家電技術大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 · CHEATC2024|洗衣機分會:低碳、健康、新型技術助力品質洗護生活
- · 大鯨喜來了!美菱大鯨喜冰箱560新品震撼上市
- · 日報:“中國品牌電視席卷日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