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擴大出口管制 只會削弱美國科技實力
欄目:家電新聞-新聞評論 時間:2021-07-26 來源:中國家電網 作者:編輯
-
【劃重點】: 針對中國擴大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從長期來看,只會削弱美國的科技實力,縮小其實施科技打壓的工具包。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國商務部將23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新聞評論,作者:編輯】針對中國擴大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從長期來看,只會削弱美國的科技實力,縮小其實施科技打壓的工具包。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國商務部將23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答記者問。
圖片來源:商務部網站截圖
近日,美國商務部將23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的消息引發關注。對此,我國商務部發言人回應稱,這是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是對國際經貿規則的嚴重破壞,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做法。我們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方合法權益。
自2018年中美發生貿易摩擦以來,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特定企業的無理打壓越來越多。拜登政府上臺后,延續了上屆政府的這一政策趨勢,半年內已至少四次以所謂的“安全和人權問題”擴大針對中國企業的“實體清單”。這無疑是美國政府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嚴重破壞國際經貿規則的赤裸裸霸道行徑,也終將損人不利己。
將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意味著除非獲得美國政府許可,否則任何美國企業不得與清單中的企業進行任何商業交易。如果把增加關稅壁壘來限制進口的行為定義為貿易摩擦的話,那么針對實體名單內科技企業禁止出口的行為就可以被定義為科技打壓。前者限制進口,后者則禁止出口,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削弱對方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實力。
此前,抱持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特朗普政府,對華挑起的貿易摩擦事實上已經失敗。本質上,人為設置貿易壁壘就意味著違背市場原則,因此遭遇了市場的強大阻力,而其加征的懲罰性關稅,隨著時間的推遲,也已逐漸被市場所消化。
而且,即使遇到新冠疫情大流行這樣的極端事件,中美之間的經貿關系依舊保持了較為強勁的增長。根據我國海關統計,2020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總值4.06萬億元,增長8.8%,其中對美出口3.13萬億元,增長8.4%。
因此,美對華戰略競爭越發集中于科技領域。與貿易摩擦相比,科技打壓更具進攻性,因其無法被市場通過減少利潤的方式來化解。
對華科技打壓基于出口許可權力,這是美國國會立法明確賦予行政部門的權力。只要服務于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目標,總統就可以將公司添加到美國商務部的實體名單中。所以,科技打壓已成為美國對華政策中推進政治和安全目標的主流工具。
商務部。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更因為關鍵零部件和特定技術很難在短期內實現技術突破,從中短期來看,中美兩國戰略博弈中,發布特定商品出口禁令進行科技打壓的問題會越來越普遍,而供應鏈限制也將是兩國競爭的關鍵經濟措施。
但這種以行政命令將供應鏈武器化的行為,同樣違背了市場原則,所以也同樣會遭到市場力量的抵制,并且容易刺激到其他國家,從而令其主動降低對美科技依賴。從長期來看,這只會削弱美國的科技實力,縮小其實施科技打壓的工具包。
事實上,在西方的話語體系中,如果美國單純以國家安全為由對華實施打壓,很難贏得道義支持,只會凸顯美國的強權政治。在這種情況下,人權等意識形態問題就被其挑選出來,作為對抗市場力量和安撫其他國家的手段。于是,美國政府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嚴重破壞國際經貿規則的霸道行徑就披上了貌似合理的外衣。
面對美方這種科技霸凌和打壓,我們尤需主動作為。一方面,要加快基礎學科建設,以早日實現技術突破,擺脫對美技術依賴。這當然是一個艱難過程,尤需我們保持足夠的戰略定力,持之以恒地實現逐步突破。
另一方面,有必要加大對美強權政治行徑的揭露,對美展開法律斗爭。目前,我國先后通過的《國家安全法》和《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等法律法規,已成為對美科技斗爭的強大武器,有利于我們有理有節地應對這種無理打壓。
在此基礎上,我們也希望美國政府能徹底拋棄單邊主義思維,充分認識到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的中美關系現實,及時回歸理性,回到對話合作的正道上來,推動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也攜手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免責聲明: 家電資訊網站對《對華擴大出口管制 只會削弱美國科技實力》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系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
- 推薦新聞
- · 中經評論:中國家電憑什么全球“圈粉”
- · 逾半數組屋家庭已領氣候優惠券 電風扇洗衣機冰箱最受歡迎
- · 海外網評:跨境電商火遍全球,有活力更有“內涵”
- · 海外網評:中國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
- · 蘋果為什么瞄準家用機器人?
- · 以跨境電商激活外貿新動能(人民時評)
- · 人民日報關注:怎樣打通二手閑置物品回收堵點?
- · 董明珠宣布多發兩個億年終獎:要讓員工有尊嚴地工作
- · 僅退款凸顯消費者優先 倒逼商家朝100分努力
- · 站上“巨人”肩膀,拼多多能否改變座次?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易開得普惠換芯持續迭代,全廚凈水換芯補貼價199元!
想要更高階的視覺體驗,不僅要畫質參數高,還要控光技術的加持!
- 熱點新聞
- · 美國“芯片圍剿”中國?一招“錯棋”
- · 美國“芯片法案”擾亂全球供應鏈
- · 樂視“老人歸來”再建生態,電視手機油煙機都賣,誰買單?
- · 三次大危機,亞馬遜如何實現逆勢增長?
- · 雷鳥是TCL真正打開互聯網的第一張門票?
- · 黃光裕跨越千里登門!3天拜會兩大家電企業,意欲何為?
- · 格力電器再三股票回購目的是什么?
- · TCL李東生的資本閃電戰和勝敗局
- · 石頭科技漲幅超4倍躋身"千元股"行列 高市場預期背后存隱憂
- · 左手造車,右手賣車,華為在下一盤什么棋
- 最近更新
- ·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 ·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 · 深耕全屋用飲水 濱特爾上行成勢開新局
- · 提升智能家居用戶體驗,構建人-系統交互工效學標準體系
- · 王飛躍:人工智能賦能家電產業,將成為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的新爆發點
- · 筑牢技術底座,美芝&威靈在2024年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展示創新成果
- · 2024年中國家電技術大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 · CHEATC2024|洗衣機分會:低碳、健康、新型技術助力品質洗護生活
- · 大鯨喜來了!美菱大鯨喜冰箱560新品震撼上市
- · 日報:“中國品牌電視席卷日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