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劃重點】:經過數年“星星之火”式的發展,整裝正逐步顯現燎原之勢。繼2020年整裝成為行業最大增量之后,《2021年裝修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一站整裝需求激增160%,業界認為2022年整裝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營銷視野,作者:編輯】經過數年“星星之火”式的發展,整裝正逐步顯現燎原之勢。繼2020年整裝成為行業最大增量之后,《2021年裝修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一站整裝需求激增160%,業界認為2022年整裝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
整裝風起,巨頭相繼會師。這其中,除了家居、建材類傳統線下“原住民”,更有渠道巨擘、互聯網平臺乃至智能家居新貴聞風而來,爭相競逐。
當出身不同、起點不一、模式迥異的各路企業集中涌入整裝這條新賽道,誰的模式能率先跑通?
整裝站上風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講透什么是整裝。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三翼鳥的用戶場景故事來了解一下。
有裝修經歷的人應該了解,過去裝修得找設計師、跑建材店、去家居城,每個環節都是“散裝的”,整個過程需要你從頭到尾串起來。家住北京的王先生為了改造自己家的舊房子,在建材市場跑了好幾天,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案。但是當他來到三翼鳥體驗中心,不管是家裝、家居還是家電都可以一站式購齊,不僅如此,現場還有設計師,給他的家提供專屬的設計方案。也就是說,相比較“散裝”,整裝就是只需要找一家公司,就會有人全程幫你代勞。打個夸張一點的比喻:“第一次見是毛坯房,第二次見就是精裝家”。
整裝的好處很明顯,三方共贏。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整裝不光是方便省事,還能保證設計風格一致;對裝修公司來說,整裝能提拉客單價、增厚利潤,還能提升整個服務的效率;對于建材商、家居商等供應方來說,整裝大大縮減了中間流程、解放了運營壓力,按照裝修公司報單提供原料即可,同時能收獲更多渠道收益。
毫無疑問,整裝就像家裝行業這棵“老樹”上新結出的“新果”,不單單是傳統線下家裝企業想摘,智能家居乃至互聯網那片農場的人也聞訊而來。
線下傳統豪門開始紛紛擴充服務。從歐派喊出“3年整裝破50億”到索菲亞“39800整家定制套餐”、尚品宅配推出“一口價包定制套餐”,今年以來傳統定制品牌動作頻率持續加速。
與此同時,海爾智家旗下場景品牌三翼鳥也強勢登陸?;谧陨碇悄堋⑸鷳B優勢,三翼鳥推出“家電、家裝、家居、家生活一站定制”服務。就在上周,又有超過189個家庭選擇套購三翼鳥智慧家庭場景方案。其中,3萬以上的套購訂單162個,10萬以上大單27個,最大單金額西安中心33萬元。不僅如此,三翼鳥線下店在2021年家裝、生態占比連續過半,勢頭正勁。
而以土巴兔、齊家網為代表的垂類互聯網平臺,也憑借對于供應鏈的深耕順勢跨入整裝賽道。今年土巴兔啟動了“316家裝節”,聯合家裝、建材領域頭部品牌共同塑造“整裝入口”的品牌印象,同步賦能線下供應品牌的線上轉型升級,持續釋放平臺價值。
布局邏輯各不同
一時間,整裝領域迎來巨頭跨界爭奪戰。玩家的集中涌入雖讓這一賽道略顯“擁擠”,卻并非一番亂戰——基于出身不同,不同類型企業也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布局邏輯,以盡可能釋放自身長板效應。
傳統線下品牌邏輯無外乎“擴充服務鏈條”。一個明顯的趨勢在于,家裝、設計、建材、衛浴等垂類企業正打破過往各自為戰的局面,轉而走向攜手融合。其中,歐派、索菲亞等定制企業正利用品牌影響力、BIM技術等優勢,加速整合相關供應鏈條,以期打造橫跨設計、施工、建材的一站式服務模式。
而場景品牌具備獨一無二的“智能化”標簽,焦點在于從智能家居領域延展,實現從智慧家裝到智能家電的全覆蓋。結合當下智能家居配套率逐年穩增趨勢來看,三翼鳥布局范圍已不僅僅局限在家電亦或家裝,而是整個家從設計到建設、配套再到后續生活,服務涵蓋了前置、中置乃至后置,寬度上要天然優于只聚焦前置家裝領域的傳統品牌。
再者是互聯網類平臺,其更多是在扮演“中間人”角色。糅合自身技術、平臺優勢,吸引家裝類資源集中到平臺進行社群化運營,邏輯就是消費者上來看攻略、學裝修,心里有譜之后平臺提供建材、設計等渠道。說白了,把原先你要線下跑腿的活兒搬到了線上,這種模式也可以叫“網裝”。
還有企業聚焦更加細分的二手房裝修領域,像貝殼找房旗下的“被窩家裝”、我愛我家收購的“美住網”等,自身坐擁巨大的房源數據、成交流量,客戶在上面買了房、想要重新裝,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
哪些模式能跑通?
不過,百舸爭流、群雄逐鹿的盛景,也難掩整裝領域方興未艾及“大行業、小企業”的格局。要問哪些企業的模式能夠跑通,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未來能夠成功的企業,一定是以用戶導向突圍而來。網易家居全國總編輯就曾指出,整裝的出現打破了規模性增長的行業瓶頸、催生了一大批整裝企業,但很多都是營銷驅動型,賺了錢就走。這也是為什么僅2020年一年家裝行業死亡數就能達到3.35萬家之巨。
對于眼下各類跨界企業而言,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蛋糕,眼前依然是機遇與挑戰共存。
其一,曾經家裝只有硬裝和軟裝,現在“智裝”正成為標配。而且,當代用戶不會像之前零散購買單個智能產品,而是像軟硬裝一樣追求“一站式”體驗。對傳統企業而言,如何走出家裝、打通成套智能鏈條,將成為未來決勝整裝的關鍵一步。另外,身處未來全球最大智能家居消費市場,糅合智能家居的整裝服務市場,勢必將展現更具想象空間的發展潛力。
其二,整裝不單單是把打散的服務捏起來。除了一條龍服務的便捷,滿足不同戶型、不同家庭的個性化需求,讓設計高效化、生產和交付標準化,甚至于如讓傳統設計師學會設計智慧家庭,迎合智能化時代發展趨勢,都是當代消費者所看重的,也是需要企業持續深挖的重要課題。
其三,整裝并非是“互聯網+家裝”的簡單組合。只通過線上化形式難以改變傳統家裝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等頑疾,也無法解決傳統家裝環節冗長、東奔西跑的用戶痛點,單純的扮演“中介”恐怕不是長久之計。如何甄別供應商品質、規范服務監管,避免消費者從“線下被坑”變成“線上被坑”才是關鍵。
總而言之,如今的整裝市場還沒有跑出具備絕對優勢的領頭羊。但就趨勢而言,未來的行業執牛耳者必然會是一家具備全鏈服務、智能服務、定制服務的非傳統品牌。而放眼行業,目前布局模式最為相近、且能夠同時具備以上特質的企業,有且僅有一家,那就是場景品牌三翼鳥。
面對消費趨勢、商業環境、生活方式的劇變,轉型整裝必然是一件好事,但卻不是容易事。歸根結底,整裝仍是一片藍海,還有空間、有時間來給企業試錯探索。可行業競爭總要飽和,最終掌握淘汰權的則是用戶。到時候,就得看誰能把用戶體驗做的更好、服務范圍拓得更寬,才能更有勝算。
免責聲明: 家電資訊網站對《邁入整裝時代,傳統線下、場景品牌、互聯網平臺誰更具優勢?》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系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
- 推薦新聞
- ·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 · 被用戶表揚,被省12345點贊,海爾客服做對了什么?
- · 藝術家電邂逅美酒文化:gorenje在“醉愛如斯”晚宴中大放異彩
- · 唯一中國企業!海爾英國榮獲ERT最佳供應商客戶服務獎
- · AI賦能持續提升用戶體驗 海爾客服智能家電故障診斷專利獲批
- · 京東11.11家具政府補貼加磅 以舊換新好物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倍
- · 對話Xperi副總裁郎正武:體驗是Xperi的核心競爭力
- · 警惕!書客護眼臺燈遭山寨,消費者誤購痛斥質量低劣
- · “山寨”“劣質品”無處遁形!書客護眼燈重拳出擊打假!
- · 布局未來,共鑄新篇-山東恩博力電器經銷商會議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易開得普惠換芯持續迭代,全廚凈水換芯補貼價199元!
想要更高階的視覺體驗,不僅要畫質參數高,還要控光技術的加持!
- 熱點新聞
- · 神舟十二號發射在即,四季沐歌將親赴現場見證榮耀時刻
- · 羅格朗智慧照明系統護航西安奧體中心場館
- · 探店三翼鳥:場景果然是他的競爭力
- · 三翼鳥一年來做了啥?加速落地,如今開啟一站式定制智慧家時代
- · 三翼鳥,能否帶來“翼風效應”? ——有關中國家居行業變革話題的觀察
- · 置辦年貨查缺補漏 京東買電器實用新年貨春節也送貨
- · 昨夜,三翼鳥以42萬元客單價展翅高飛
- · 三翼鳥布局增速!已在全國148個城市落地廚房煥新服務
- · 套購至高立減5000 來國美電器國慶樂購節真低價升級全屋家電
- · 體驗店里開麥挑戰!島城市民爭做《三翼鳥》K歌之王
- 最近更新
- ·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 ·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 · 深耕全屋用飲水 濱特爾上行成勢開新局
- · 提升智能家居用戶體驗,構建人-系統交互工效學標準體系
- · 王飛躍:人工智能賦能家電產業,將成為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的新爆發點
- · 筑牢技術底座,美芝&威靈在2024年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展示創新成果
- · 2024年中國家電技術大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 · CHEATC2024|洗衣機分會:低碳、健康、新型技術助力品質洗護生活
- · 大鯨喜來了!美菱大鯨喜冰箱560新品震撼上市
- · 日報:“中國品牌電視席卷日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