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劃重點】: 幾乎每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都在尋找小米之外的生存空間,盡管小米的生意已經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充分的緩沖帶。 這或許與生態鏈老板們的背景有關系。小米在成立生態鏈模式之初的選人、選
【家電資訊-家電資訊 - 廚衛,作者:編輯】幾乎每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都在尋找小米之外的生存空間,盡管小米的生意已經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充分的緩沖帶。
這或許與生態鏈老板們的背景有關系。小米在成立生態鏈模式之初的選人、選創業方向,喜歡用降維打擊的思路——掃地機品牌追覓的創始人俞浩背景是研究飛行器的、做廚電的純米創始人楊華最早是做手機的。生態鏈企業里的企業家深諳這套打法,各自不算太安分。
當然,幾乎所有的小米生態鏈企業都是在小米流量爆發+家電品類快速電氣化的雙重風口上成長起來的,過去互聯網短平快模式的浸潤,各家從骨子里也都深知尋找第二增長點的緊迫。
在小米的體系中賣出過幾千萬臺電飯煲的純米,在幾百家小米生態鏈企業中,是收入排名前五的公司,2022年的營收是20億左右,其中來自小米的達到了16億,米家的電飯煲之外,電磁爐、電烤箱、 破壁機、凈水等等品類都是出自純米。
情況在悄悄變化。
這幾年小米生態鏈當中的一個趨勢是,幾乎所有的頭部的小米生態鏈企業都跳出智能家居的范疇,探尋和主業“相差十萬八千里”的新方向。方向大致分為兩個。比如,造空氣凈化器和掃地機的智米、石頭都在秘密研究造車,在吸塵器和電飯煲領域見長的追覓、純米,則在從四足、雙足機器人中尋找新的切入點。
在楊華看來,自始至終他都沒把他這家公司當做是一家純粹的電飯煲企業。純米的這幾年,符合大部分生態鏈企業的生長模板。
其小米之外的業務布局早已經開始,2019年推出了自有品牌"TOKIT廚幾”,沿著溫度這條核心線,布局自有品牌的電飯煲、烤箱、凈水器,做米家產品的更高端版本。
中國廚房家電的競爭激烈, 要打破“美蘇九”壟斷的鐵幕, 純米近兩年還開始尋找藍海市場,布局廚房料理機領域。在楊華看來,國內的廚電品類已經足夠豐富,最終的趨勢是“多合一”,而料理機便是這樣一個能夠“一機代替35個廚電產品”的產品。
而在廚電領域充分滲透之后,純米還想要拼起智能家居場景下的最后一個最艱難的板塊——推出人形機器人。這無疑是個更大的市場,民生證券預計,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30億元、到2030年達到3720億元。
當下的人形機器人還處于起步階段, 玩家屈指可數。在國際上以特斯拉、波士頓動力、本田ASIMO等為代表,國內玩家則包括優必選等等。
純米機器人
成本暫時是人形機器人普及的最大難題。據楊華介紹,純米將依靠過去的供應鏈經驗,推出的人形機器人價格低至2萬美金、并且是能夠達到量產標準的產品。人形機器人能走路、避障、上下樓梯、甚至拿起5公斤的重物,純米后續將一步步切入一線城市的家庭服務場景市場。
“現在的機器人可能就是100年前的汽車”,楊華表示,尤其是,當下國內的軟件水平、供應鏈技術、AI能力已經大致完備,現在是一個布局機器人的最佳時間節點。
近期,36氪與楊華交流了他如何布局人形機器人、如何尋找第二增長點的思考,以及在智能家居行業浸泡十幾年之后,他對于如今國內家電賽道的看法等等。以下是采訪實錄(略經摘編)
從小米業務,到人形機器人
36氪:人形機器人主要是什么人在買?
楊華:最直接的市場其實就是一線城市的老人市場,這些區域的老人對于10萬塊錢或者是20萬以內的機器人消費能力是有的,也就兩平米房子。機器人它解決的問題是,讓你活著有尊嚴的活著。
36氪:目前純米機器人的進展,發售情況、賣點?
楊華:目前在4.0定型等階段,準備(明后年)充足后會對外進行售賣,定價可能在2W美金以內。
純米的優勢在于,硬件整合的能力能夠提供一個更加有保障且合理的機器人基礎平臺。如果特斯拉的機器人相當于ios+iPhone的話,純米的人形機器人就相當于Android+智能手機。我們更加開放,適合更多的開發者,來基于我們的人形機器人平臺開發面向物流、分揀、服務、工業、教育、醫療等等方案。
36氪:造一個人形機器人,包括哪幾步?
楊華:硬件層面,要實現機器人的整體機身結構的合理化承載設計,以及靈活的關節活動及配套動作。我們不僅自研發的關節電機來確保全身所有節點的靈活性,同時也對整體機器人身體構造做了充分的結構優化設計,同時配合遍布全身的高速通訊技術,來實現機器人在現實場景下的各種動作協調。
軟件層面我們目前抓住在實現機器人的自平衡、上下樓梯、負重移動、物體識別等基礎動作上。以此來實現機器人在服務場景當中的基礎必備的功能。
36氪:選擇人形機器人而不是四足機器人,是什么考慮?這個類型的產品在國內推進有哪些難點?
楊華:四足機器人給人的感覺還是動物模型,沒有完全實現“機器人”概念,他在很多操作上無法代替“人”的功能,而人形機器人天生就與人的形態具備了共鳴,在很多服務場景下,人形機器人的運用也更加具備放大性,例如家庭老人照顧場景,接待服務場景等等。
36氪:最近的AI、大模型很火爆,這項技術將如何助推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楊華:人形機器人是AI在物理世界的驗證機,ChatGPD為首的AI技術的快速火爆,本身也在快速推動機器人的發展,未來軟件層面的核心技術可能是由微軟、谷歌這類大數據為基礎的頭部公司來推動的。
這類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人形機器人在與人對話和溝通中,實現更加高仿真人的狀態。純米先從硬件上實現一個更加具備“真人”形態的軀干和人腦。而AI平臺這類的技術則能夠幫助讓人形機器人更像人類。
純米機器人
36氪:機器人的業務是你們的第二曲線嗎?
楊華:我們從來沒有把我們定義成一個廚房公司,我們其實研發人形機器人也挺長時間的,我們分三步走。
第一代就是量產,我們會給科研領域;第二代是工業領域,如果機器人的售價在10萬塊錢以內,其實可以替代好多人,現在工人再加管理費,一個人可能公司付的價錢一年不止10萬塊錢?,F在人工智能語音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再往下是視覺處理,這是個更大的人工智能應用的場景,最后合到一起其實就是機器人。微軟要開放Open ai接口給各大硬件公司,最終他要的是硬件入口。
我們提供的這種硬件產品的競爭力是,它是一個完整的產品,第二易于維修的產品,第三他有自主能力的產品,他可以自己走路、避障、上下樓梯、拿起5公斤的重物,這些東西都不用進行二次開發,科研機構可以把AI、視覺識別加進去,這個路我估計得再走3~5年。我們質量成本控制能力都很強,這款產品明年發售,售價爭取在2萬美金之內。
36氪:從廚房場景跨越到機器人領域,你們還有哪一些能力是需要去補的?
楊華:我們產業化的能力很強,沒有任何包袱做這件事情。我們這套體系其實做機器人是完全可以,我們連自己的模具車間都有,加工精度是已經到了0.002毫米了,包括電機這些東西我們都自研,所以成本才能做到這么低。我們對很多工藝很了解,我們所有的設計出發點都是要把它變成一個真正的產品去賣。
現在機器人就像100年前的汽車。早10年我們做智能家居給我們現在一個最大的啟示就是,在合適的時間推出合適的東西,找一些我們特別喜歡的行業,然后去做第二曲線。
國內現在有最低的勞動成本,包括軟件也是廉價的勞動力,現在時機也比較合適,因為電源管理等等供應鏈技術也已經都很成熟了,再加上AI發展到這個程度了已經,你再早10年做機器人可能真賣不動。
我們的最大的一個能力就是說我們不怕跨行業。我們一開始也不懂家電。
純米機器人
廚房電器的新藍海
36氪:人形機器人之外,你們自有品牌的另一項核心產品是料理機,但料理機這個品類會不會不太適應國內環境?
楊華:在國內確實也是一個新的品類。料理機的好處是,除了前面準備菜的過程,整個炒菜過程當中人參與的時間變少,它可以一鍋出三個東西,雖然這個東西入門的門檻比較高,但一旦入了門以后,使用它的效率會變得很高。
一般炒菜機它所有的功能出都有,和面、破壁機、低溫料理、電子秤等等,一個料理機能替代35種廚電產品。
料理機在歐洲比較好賣。2023年美善品全球銷量150萬臺,西歐的銷售占了七成,歐洲人沒有筷子,連打蛋都得用打蛋器,他好多東西都得用電動工具系統,導致歐洲廚房電器品種本來就比中國多得多。但是國內做飯的這種技巧類東西我覺得慢慢都會失傳的。
36氪:今年的AWE上出現了好些料理機品牌,那國內都是什么人在買料理機?
楊華:比如年輕人里頭那些不愛做飯、喜歡科技玩意兒的,然后比如45歲以上對消費品價格敏感度沒那么高的,他們覺得能省點事兒,就想嘗試。
36氪:咱們料理機每年大概的銷量怎么樣?你們和巨頭的差距?
楊華:幾千臺。國內料理機廠商確實特別少,因為就像我們同級別的是沒有的。比如,美膳品炒不了花生米,因為它溫度沒那么高,而且歐洲人其實也不做大油重油的東西,而中國人需要炒菜,油溫就得上到180度,上不到的話口感都不行。我們的競爭力在于,我們的菜譜都是根據中國人制作的,創新肯定是更加聚焦的,體現在整個機器的使用和體驗上。
36氪:純米這家公司就是終極其實是什么?
楊華:至少在家電這個行業是一個中國的飛利浦。
36氪:對機器人產品的銷量預期?
楊華:如果我們能賣1000臺,要是按2萬美金也一個多億的銷量。其實你能賣1000臺就能賣1萬臺,你這1000臺賣出去了,你就成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公司了。
36氪:那做第二曲線能夠幫助你們去接近這個終極目標嗎?
楊華:一個做機器人很厲害的公司,再做家電是品牌降維了。
36氪:你們也在等待上市,但小米的業務占據過高的比例是個二級市場的隱患。
楊華:我們來自小米的收入絕對值也很高,大部分就集成灶公司的收入還不到20億。我覺得營收到達5億以上,大部分垂直類的用戶都知道你的牌子,10億以上基本上中國人大多數都知道你這個牌子。
生態鏈里面我們其實去年包括拿了5個獎,能拿的所有獎都拿了,也是生態鏈當中收入體量最大比較大的企業。來自小米的業務收入,在廚電領域還是往上漲的。
36氪:過去幾年國內廚房大小家電品牌涌現,國內做廚房商品的邏輯?
楊華:大白電的話,用戶兩次裝修的間隔至少15年,所以大家對這類品牌的認知是15年才換一次。如果15年連續這個牌子越做越好,你才可能選這個牌子。
小電器跟使用壽命都是有關系,換代周期越短,品牌的投入時間越短,出圈的可能性越快。這是廚房商品的邏輯。
36氪:你們從廚電場景,再到人形機器人,跨度似乎有點大,擴張的思考是啥?
楊華:現在客廳的生意基本上已經做完了,就一塊屏兩個音響,衛生間電動馬桶也是基本上就那么一個小單品,廚房電器種類最多,所以我們先在廚房里擴張。廚房品里面最難做的是電飯煲,因為電飯煲每家都有,所以這個公司如果電飯煲做得好,用戶心智里頭你出別的電器也會更好。
所以我們是從電飯煲入手,然后再做離電近的,比如電磁爐、烤箱微波爐、破壁機養生壺。
但這個過程也是用戶群在不斷減少的過程,我們要先把這些品類都給做出來,后面才能搭建比較難進入的一個品類料理機。不過,我們最終肯定不是光廚房。未來我們的廚房領域如果做得好,還可能還會涉及個人護理領域。
家電我覺得穩穩能做到20億不錯了,但是你再往上走其實就會碰到很多對手,所以意味著20億肯定是個細分賽道,它的天花板也擺在那。
如果說我們的原來的業務其實是一個相對比較保守的基本盤,從廚房電器到生活電器到個人護理,要在合適的時機去做這種大品類的東西。比如,德爾瑪其實是抓住雙11起家,小熊也是個淘品牌,抓住美的蘇泊爾九陽不愿意做的那個區間的東西。
36氪:不過國內個護領域的巨頭很多,你們還想再擠入這個賽道,優勢何在?
楊華:實際上,中國我覺得缺一個像飛利浦一樣的綜合品牌。國內的家電領域的特點是垂直,比如九陽優勢是出豆漿機,蘇泊爾是做鍋,美的是綜合品類品牌,但是它還沒綜合到個人護理。
對于我們來說,如果要切入清潔和個人護理這兩個新的行業,也得像當年做電飯煲一樣去找那里的痛點,得打個爆款,做一個極度差異化的產品出來。
在個護和清潔領域,我們先從海外市場已經開始了。
36氪:中國家電為什么缺一個飛利浦?
楊華:早些年家電行業擴張的時候,大家也沒太注意把客戶這塊做起來,而飛利浦是因為很早就布局了。大家在合適的時間沒干,后面就沒來得及了。
當時個人護理領域正好處于飛科和超人、博朗和飛利浦打仗的時候,如果在還沒形成單寡頭、雙寡頭這個時候切入市場,就是有機會的。到現在國內個護領域的龍頭就是飛科,海外基本上博朗飛利浦三個牌子,三足鼎立很難進入。
國內的廚房家電在寡頭廝殺的時候,那些排名第345的廠商自己就會死掉了。如果這仗打完以后,你沒在合適的時間切入,可能就很難再進去了。
從品類再進入到資本的競爭,你還沒跟上的時候,就會變成寡頭市場。寡頭可能就兩家,但行業也不可能獨大,因為只有一家的話其實行業沒有充分競爭,在競爭狀態下,另外一家也很難降低自己的各種指數。
36氪:現在家電賽道已經成熟,你們梳理下來各家的競爭點?
楊華:美的蘇泊爾九陽的優勢在供應鏈能力,他們有一個公司是可以幫助鎖住它的原材料,買鋼買銅都是這么買的,另外他們線下其實還是非常穩固的,品牌也很強勢。
在這種競爭條件下,小家電廠商只能用高科技、高顏值殺出重圍。比如摩飛設計好,純米可能是以技術為主,但這個路子就會比較長。
國內的家電幾乎全是垂直品類,因為確實很難去做全品類,但是大家都想要做全品類。你把垂直做好了已經不錯了。然后在垂直的機會上,你可以做擴一些品廚,如果你能從廚房賽道擴到生活電器,擴一個只要成功的,極有可能未來產生第二個飛利浦,說明你知道的那批用戶他需要的是什么類型的產品。
分享
免責聲明: 家電資訊網站對《當一家賣出幾千萬臺電飯煲的公司,開始布局人形機器人》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系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
- 推薦新聞
- · 易開得普惠換芯持續迭代,全廚凈水換芯補貼價199元!
- · 逐月系列烹飪中心揭幕 美菱開創廚電體驗新革命
- · AWE2025助力廚電企業打開增長新思路
- · 3大核心技術升級!小熊電器鐵鐵煲:鐵釜煮飯又香又好吃
- · 行業首創 斷層凈界 博西家電旗下洗碗機“超1級智能洗凈”引領更高標準
- · COLMO聯合上海海思推出首套星閃廚電,打造智聯新體驗
- · 億田智能在甘肅成立新公司 含AI軟件開發業務
- · 秋已末,冬將臨,家用壁掛爐應及時“安排”
- · 領廚母嬰級洗碗機:嵌入廚居新體驗,智凈健康新生活
- · 海信玲瓏UDPro扁桶電熱水器:健康活水新風尚,舒適沐浴新體驗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易開得普惠換芯持續迭代,全廚凈水換芯補貼價199元!
想要更高階的視覺體驗,不僅要畫質參數高,還要控光技術的加持!
- 熱點新聞
- · 每天跑步2小時!海爾食聯網“減脂烤鴨”是這樣養的
- · 一切為您家庭熱水所需————弗德爾電熱水龍頭
- · 換廚電不如換廚房?報名三翼鳥廚房煥新體驗官就有答案了
- · 華帝魔爾新品品鑒會蕪湖站啟航,彰顯家居廚電藝術
- · 華帝零冷水燃氣熱水器上演“1999價格戰”,一上市便打破底價
- · 從烹飪中心到社交中心!廚房變遷見證品質生活升級
- · 開啟健康飲水時代!宜盾普活泉凈飲機,強濾凈化水質,微礦健康飲水
- · 京瓷推出適用于產業或家用燃氣熱水器、燃氣烤爐的 230V標準型氮化硅加熱器
- · 南京隔離區用水難?海爾智家連夜安裝120臺熱水器解決
- · 易開得發布航母級凈水科技合作產品,為國民健康飲水護航
- 最近更新
- ·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 ·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 · 深耕全屋用飲水 濱特爾上行成勢開新局
- · 提升智能家居用戶體驗,構建人-系統交互工效學標準體系
- · 王飛躍:人工智能賦能家電產業,將成為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的新爆發點
- · 筑牢技術底座,美芝&威靈在2024年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展示創新成果
- · 2024年中國家電技術大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 · CHEATC2024|洗衣機分會:低碳、健康、新型技術助力品質洗護生活
- · 大鯨喜來了!美菱大鯨喜冰箱560新品震撼上市
- · 日報:“中國品牌電視席卷日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