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華為造車”概念股:誰在魚目混珠?
欄目:家電新聞-新聞評論 時間:2021-05-14 來源:中國家電網 作者:編輯
-
【劃重點】: 隨著百度、小米、創維等公司跨界入局,“新造車“再次成為關鍵詞。不過,其中最受關注的還是華為,它也是行業最大的“變數”。 華為此前一再強調,在智能網聯汽車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新聞評論,作者:編輯】隨著百度、小米、創維等公司跨界入局,“新造車“再次成為關鍵詞。不過,其中最受關注的還是華為,它也是行業最大的“變數”。
華為此前一再強調,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定位是“增量”部件供應商,其模式是通過輸出華為的技術、軟硬件形成整套解決方案。
但因為華為涉足汽車領域陣線太長,涉及芯片、計算平臺、操作系統、關鍵零部件、ADS自動駕駛系統等眾多領域,且都是汽車中核心價值部分。所以,關于“華為造車”的話題,時不時就會成為登上熱搜。
最近一次,是在上海車展期間。4月12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已與北汽、廣汽、長安三家車廠展開了合作,未來將共同打造汽車領域的子品牌;緊接著,4月15日,一則12分鐘的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試駕視頻刷屏網絡,這是首款搭載華為自動駕駛ADS的汽車。
受這些消息影響,華為汽車相關概念股開始逐漸走強。其中,廣汽集團、北汽藍谷、長安汽車、小康股份因為與華為的合作最深,最受資本市場關注。
據了解,在最近18個交易日里,小康股份的股價從26.39元/股,漲到了61.26元/股,漲幅達132%。其中最近10個交易日中有6個漲停;北汽藍谷的股價從10.06元/股,上漲45%到14.6元/股;長安汽車和廣汽汽車也曾在幾天內,股價上漲近20%。
在這些公司股價大漲背后,除了華為的“加持”,它們在新能源造車方面的實力,到底如何呢?
業績分化
在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進程中,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北汽藍谷的前身)是最積極的。其中,北汽藍谷目前推出EU、EX、EC 等多個系列車型,全面覆蓋 A00 級到 A 級車。自 2013 年起,它曾連續7年保持國內純電動汽車產銷冠軍,最高達到年銷 15 萬輛的規模,并在2017年銷量超過特斯拉。
不過,曾經的“王者”如今變成了“青銅”。2020年,北汽藍谷的銷售僅有2.59萬輛,同比大跌82.79%;營收為52.72億元,同比下滑77.6%;凈虧損為64.8億元,去年同期凈盈利0.92億元。
這也讓它成為半停產的眾泰之外,虧損最多的中國汽車品牌。進入2021年,一季度北汽藍谷再次虧損8.98億元。
截至5月10日收盤,北汽藍谷的總市值為510.12億元,僅有特斯拉的市值(6060億美元)的1/76,比亞迪(4205.66億元)的1/8。
相比之下,廣汽集團則是穩扎穩打。廣汽在電氣化方面的技術路線是,立足EV(電動車),兼顧PHEV(插電混動)與HEV(混合動力)發展,適當儲備FCV(燃料電池汽車)技術。
從產品結構上來看,廣汽集團旗下擁有近20款新能源產品,其中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布局了大量混動車型,廣汽傳祺、廣汽菲克和廣汽三菱祺智推出了不少PHEV產品,電動車型則主要在廣汽埃安和廣汽蔚來。
年報顯示,廣汽集團新能源車產銷高增,全年產量7.71萬輛,銷量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和36%。其中,廣汽埃安2020年累計銷量達6萬輛,同比增長43%。2021年第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高達121%。從中可以看出,電動車是新能源汽車消費的主力。
業績方面,廣汽集團并未就新能源部分單獨列出。不過,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在2020年11月曾表示,算上積分他們已經全面盈利,這讓它成為國內新能源車企中的“優等生”。
除此之外,長安汽車和小康股份,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發展緩慢。2020年,長安汽車在新能源乘用車的產能為70萬輛,但當期的產量、銷量分別為3.07萬輛、3.49萬輛;長安新能源公司在2020年的營收為21.5億元,凈利潤卻虧損11.6億元。目前,長安汽車旗下有逸動 EV、新奔奔 EV、CS15EV 等新能源車型。
小康股份在新能源領域的存在感也不強,但其實它很早就已經開始布局。2015年,小康股份便開始了自主開發三電核心技術。目前,小康股份旗下主要有小康EC36、賽力斯SF5等新能源車型。
銷量方面,小康股份2020年新能源銷量為2.02萬輛,相比2019年的0.9萬輛同比增長123%。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為9336輛;業績方面,2020年小康股份實現營收143億元,同比下滑21%;凈利潤虧損17.29億元,同比下降2690%,幅度驚人。
不容忽視的是,補貼曾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據了解,中央財政從2009年起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給予補貼,原計劃于2020年底到期。但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響,相關部門決定將補貼延長到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
梳理完這4家公司的財報數據發現,廣汽集團拿到的新能源補貼最多,超過12億元,另外三家則在1-2億元左右。
財報顯示,廣汽集團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為12.28億元,占新能源汽車收入(70.96億元)的比重為17.3%。據了解,自廣汽集團開始發力新能源車以來,政府補貼從2017年的2.9億激增到2019年的23億,幾乎增加了10倍。
相比之下,小康股份2020年,新能源補貼為1.93億元,占新能源汽車收入(18.7億元)的10.33%;長安汽車 2020 年新能源補貼收入 6700 萬元。
其中,北汽藍谷2020年的政府補助為1.13億元,相比2019 年大幅下降減少了9億元,這也是其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此前的2018年和2019年,北汽藍谷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高達9.18億元和10.41億元。
隨著補貼的不斷退坡,新能源市場正在走向“靠產品說話”,車企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ToB“失意”,ToC“當道”
除了業績和銷量,新能源市場上更深層次的變化正在發生。
一般來說,汽車市場主要有兩個:一個是ToC的私人購車市場, 另一個是ToB的平臺市場(以網約車為主)。
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類似。在發展前期的十幾年間,新能源汽車主要是以ToB為主。2019年10月,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朋友圈發布了一則信息,“看了中美在2019年前9個月電動汽車的拆分數據,很沉重”,將ToB銷量都拆出來后,“剩下的賣給真實消費者數據大概只有十幾萬輛,和Tesla在美國前三季度銷量(14萬輛)相差無幾。”
根據乘聯會數據,2019年1月到9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78萬臺,累計同比增長29%。
在這個階段,以對公業務為主的北汽藍谷是最大的受益者。2019年北汽藍谷15.06萬輛銷量中,約70%是對公銷售,用作網約車、出租車以及政府用車,這在短期內為北汽藍谷創造大量訂單,迅速占領了北京的機構側市場。
不過,“拐點”在2020年開始顯現。從這4家新能源造車來看,針對C端的銷量大幅增長,B端銷量則開始下滑。在2020年年報中,北汽藍谷表示,產銷量未達預期,尤其是占比較高的對公銷量受疫情影響嚴重,導致收入和毛利大幅下降,因此對公司業績影響金額約為30億元。這是其業績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
此前一直發展緩慢的私人消費,則表現亮眼。中國電子商會智能電動汽車專業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新能源汽車終端銷售的個人用戶占比達到 65%以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大幅上升。
據了解,廣汽集團旗下的埃安Aion S,在2020年的銷量是4.56萬輛,同比增長40%,在當年新能源乘用車車型銷量排行榜中第四位。
意識到這個問題后,北汽藍谷與華為合作ARCFOX 極狐品牌,試圖打開Toc業務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從車型結構來看,A級車曾是新能源市場的主力車型,如今正日漸“落寞”。北汽藍谷財報顯示,2019 年以來,伴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以及國五升國六導致燃油車大幅降價銷售,使得新能源最龐大的中檔車型,與燃油車的競爭力減弱。
與之相反的是,2020年新能源市場高端、微電份額快速提升,二者份額之和達到 46.2%,成為支撐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力量。
小康股份旗下的賽力斯,定位豪華新能源汽車,華為智選 SF5 是一款增程式 SUV ,后驅版售價為21.68萬元,四驅版本售價僅為24.68萬元。據了解,賽力斯華為智選SF5車型的訂單已經逼近一萬輛;2020年廣汽埃安累計銷量達6萬輛,同比增長43%,其定位主要面向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
“華為造車”概念股,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個“切片”,可以看到企業在面對變革時的不同判斷和選擇。汽車新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競爭也將進入白熱化,誰能笑到最后還未可知。但可以看到的是,中國車企將崛起。
免責聲明: 家電資訊網站對《拆解“華為造車”概念股:誰在魚目混珠?》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系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
- 推薦新聞
- · 中經評論:中國家電憑什么全球“圈粉”
- · 逾半數組屋家庭已領氣候優惠券 電風扇洗衣機冰箱最受歡迎
- · 海外網評:跨境電商火遍全球,有活力更有“內涵”
- · 海外網評:中國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
- · 蘋果為什么瞄準家用機器人?
- · 以跨境電商激活外貿新動能(人民時評)
- · 人民日報關注:怎樣打通二手閑置物品回收堵點?
- · 董明珠宣布多發兩個億年終獎:要讓員工有尊嚴地工作
- · 僅退款凸顯消費者優先 倒逼商家朝100分努力
- · 站上“巨人”肩膀,拼多多能否改變座次?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易開得普惠換芯持續迭代,全廚凈水換芯補貼價199元!
想要更高階的視覺體驗,不僅要畫質參數高,還要控光技術的加持!
- 熱點新聞
- · 美國“芯片圍剿”中國?一招“錯棋”
- · 美國“芯片法案”擾亂全球供應鏈
- · 樂視“老人歸來”再建生態,電視手機油煙機都賣,誰買單?
- · 三次大危機,亞馬遜如何實現逆勢增長?
- · 雷鳥是TCL真正打開互聯網的第一張門票?
- · 黃光裕跨越千里登門!3天拜會兩大家電企業,意欲何為?
- · 格力電器再三股票回購目的是什么?
- · TCL李東生的資本閃電戰和勝敗局
- · 石頭科技漲幅超4倍躋身"千元股"行列 高市場預期背后存隱憂
- · 左手造車,右手賣車,華為在下一盤什么棋
- 最近更新
- ·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 ·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 · 深耕全屋用飲水 濱特爾上行成勢開新局
- · 提升智能家居用戶體驗,構建人-系統交互工效學標準體系
- · 王飛躍:人工智能賦能家電產業,將成為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的新爆發點
- · 筑牢技術底座,美芝&威靈在2024年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展示創新成果
- · 2024年中國家電技術大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 · CHEATC2024|洗衣機分會:低碳、健康、新型技術助力品質洗護生活
- · 大鯨喜來了!美菱大鯨喜冰箱560新品震撼上市
- · 日報:“中國品牌電視席卷日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