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坐不住了!小米集團再度回購股份 押注造車業務股價能否逆轉?
欄目:家電新聞-上市企業 時間:2022-09-09 來源:中國家電網 作者:編輯
-
【劃重點】: 小米股價持續下跌,小米集團近一個月已回購8次,小米股價卻未見止跌跡象?! ?月5日晚間,小米集團在港交所公告,于9月5日回購450萬股,回購價格為10.84港元-10.9港元,共耗資約4890萬港元?!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上市企業,作者:編輯】小米股價持續下跌,小米集團近一個月已回購8次,小米股價卻未見止跌跡象。
9月5日晚間,小米集團在港交所公告,于9月5日回購450萬股,回購價格為10.84港元-10.9港元,共耗資約4890萬港元。
iFinD數據顯示,近一個月,小米集團已耗資4.44億港元累計回購8次,而小米股價未見止跌跡象,9月5日再次下跌2.69%,收盤價為10.86港元,股價接近年內10.3港元的低點,總市值2716億港元。
資料顯示,這已經是小米集團上市以來的第126筆股份回購,逾百次回購合計消耗公司137.33億港元資金。
小米集團股價跌至歷史最低區間
在手機市場上,小米在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三,每年銷售的手機以億計算。2022年8月,小米連續第四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266位。
公司在智能手機市場占據重要地位,不過,公司股價持續低迷。今年以來,小米集團已經進行了數十筆回購,耗資17億港元也未能提振小米集團羸弱的股價。
年初至今,小米股價跌幅超過40%,下跌幅度遠遠超過同期恒生科技指數,也是市值超過2700億港元港股上市公司中跌幅最大的。小米股價止不住下跌,最新價格已經跌破發行價,距歷史最低價也僅一步之遙。
實際上,小米自上市后,曾多次拋出股票回購計劃。2019年9月2日,小米集團董事會決議行使股份購回授權,以最高總價120億港元于公開市場購回股份。2021年3月11日,小米集團董事會決議行使股份購回授權,不定期按最高總額100億港元于公開市場購回股份。時隔一年后,2022年3月22日,小米又宣布以不定期按最高總額100億港元回購公司股份。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小米集團自2019年1月以來,公司已回購126次,合計耗資137.33億港元,合計回購8.57億股,回購價區間為8.73港元至27.2港元,回購均價為16.58港元。
手機業務遇瓶頸,小米集團進入智能電動汽車行業
小米集團二季度業績顯示,公司總收入702億元人民幣,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20%和4.34%,經調整凈利潤為2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7.1%。
小米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智能手機業務。全球智能手機業務受宏觀形勢影響較大,行業景氣度不佳。據Canalys,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8.9%,環比下滑7.7%,其中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6740萬臺,同比下降10.1%。
整個智能手機行業銷量下滑,小米集團也很難獨善其身,其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26.2%,毛利率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至8.7%。
智能手機業務出現下滑,小米集團則希望從其他領域進行突圍。
2022年8月,小米集團正式公布小米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進展,這也是繼2021年3月30日官宣進入智能電動汽車行業后,小米集團首次官方披露部分技術與人員的籌備細節。
小米宣布將采用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其表示在自動駕駛領域首期投入33億元研發費用,組建了由500名世界級專業人士組成的專業團隊,同時通過全資并購以及對上下游企業的產業投資等方式,穩步推進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中長期產業布局。
小米集團還表示,自動駕駛技術第一期規劃140輛測試車,將陸續在全國進行測試,目標是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
不過,小米集團介入智能電動車業務較晚,公司需要在研發和生產設備上投入更多資金,另外這些車輛在銷售時也可能會面臨激烈化競爭的挑戰,未來有很多不確定性。
中泰國際在研報中指出,考慮到當前宏觀及市場不確定性,包括智能手機需求疲軟、全球通貨膨脹及地緣形勢可能影響IoT海外銷售、手機銷售表現或對互聯網業務增長造成影響以及智能電動車業務正處于投入期,下調小米集團2022、2023年經調整凈利潤至99.9億元、133億元。
港股估值性價比如何?
不僅僅是小米集團股價一蹶不振,內外部風險因素導致港股整體出現較大回調,整個港股市場的持續下跌使得悲觀情緒蔓延。9月5日,恒生指數報收19225.7點,年內下跌17.83%。
大幅回調后,港股估值處于什么水平?后市如何走?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徐成認為,總體來看,當前港股市場的機會大于風險。一是港股目前處于多年以來的歷史低位,恒生指數回到2016年的位置,而當前中國GDP和企業盈利水平均高于2016年;二是國際環境來看,海外流動性最差的階段在逐步過去,發達國家PMI指數大幅回落,大宗商品價格也持續回落,歐美通脹壓力相對減小,市場對加息、縮表的預期逐漸降低;在美國加息周期結束后,國內貨幣政策也會有更多積極措施,利好港股流動性。
海外中資股市場近期持續回調,中金公司認為,主要是受全球風險資產普遍下跌影響,不過,考慮到估值已經處于低位且南向資金穩步流入,不認為市場面臨更大的下行風險,例如向下突破今年3月份創出的低點。
平安證券指出,在美股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外資的避險需求將有所增加,而港股由于其具有大量極具性價比的低估值優質資產,有望在未來美股下行周期充當外資的“避風港”,港股也有望為全球資金提供防御功能。具體板塊上,平安證券認為以恒生科技為主體的資訊科技板塊、以能源和高耗能品類為代表的能源周期板塊、低估值且具備高彈性的部分可選消費領域值得關注。
免責聲明: 家電資訊網站對《雷軍坐不住了!小米集團再度回購股份 押注造車業務股價能否逆轉?》一文中所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系QQ:411954607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 猜您喜歡
京東集團:第三季度凈營收2,603.9億元,電子產品及家電品類同比增長2.7%
深康佳A擬掛牌轉讓昆山康盛股權
美的集團港股被調入港股通標的
國美系 * ST 美訊深陷危機:財務造假與市值退市風險雙重夾擊
海信視像增持乾照光電861.54萬股,持股比例達到25%
昔日輝煌為何不再?步步高被申請破產
- 推薦新聞
- · 京東集團:第三季度凈營收2,603.9億元,電子產品及家電品類同比增長2.7%
- · 深康佳A擬掛牌轉讓昆山康盛股權
- · 美的集團港股被調入港股通標的
- · 國美系 * ST 美訊深陷危機:財務造假與市值退市風險雙重夾擊
- · 海信視像增持乾照光電861.54萬股,持股比例達到25%
- · 昔日輝煌為何不再?步步高被申請破產
- · 孫真新進北鼎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
- · 箭牌家居: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8.32億
- · 萊克電氣:前三季度凈利潤8.79億元 同比增長6.08%
- · 新寶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7.85億元 同比增長6.66%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易開得普惠換芯持續迭代,全廚凈水換芯補貼價199元!
想要更高階的視覺體驗,不僅要畫質參數高,還要控光技術的加持!
- 熱點新聞
- · 面板龍頭齊發力 京東方TCL科技一季度凈利大增
- · 格力電器:公司完成回購,總計回購約1.01億股
- · 三只面板股盤中同時大跳水
- · A股史上最高回購,能否穩住美的集團股價?
- · TCL科技收購蘇州三星完成交割,2021年二季度起并表
- · 黃崢辭任拼多多董事長 由現任CEO陳磊接任
- · 蘇寧簽署股權轉讓協議 向新零售基金轉讓總股本的5.59%
- · TCL電子2020年收入同比增長40.2%達509.5億港元
- · TCL科技:4月12日獲主力資金凈流入2.52億元
- · TCL電子公布減持晶晨股份至5.16%
- 最近更新
- · 長虹電視與青年共繪家鄉溫情畫卷,真情5折購活動溫暖人心
- · -35℃的內蒙古烏加河鎮,迎來了四季沐歌空氣能采暖的“綠色”暖冬
- · 深耕全屋用飲水 濱特爾上行成勢開新局
- · 提升智能家居用戶體驗,構建人-系統交互工效學標準體系
- · 王飛躍:人工智能賦能家電產業,將成為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的新爆發點
- · 筑牢技術底座,美芝&威靈在2024年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展示創新成果
- · 2024年中國家電技術大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 · CHEATC2024|洗衣機分會:低碳、健康、新型技術助力品質洗護生活
- · 大鯨喜來了!美菱大鯨喜冰箱560新品震撼上市
- · 日報:“中國品牌電視席卷日本市場”